納米車是用納米技術制造的一種新型藥物輸送系統,內含攜帶藥物的納米球,可在血液中循環而不會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。如果使其具備識別癌細胞的能力,它就可直接將藥物送到癌變部位,而不會對健康組織造成損害。
納米科技對材料科學和微型器件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。近年來,制作納米車成為了科學家們在納米技術領域的主攻方向。
不穩定分子做馬達
費林加教授研制的納米車長度大約只有一根頭發直徑的1/50000,雖然它也是一種運輸工具,但與普通汽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。納米車的制造完全是在實驗室內通過瓶瓶罐罐里的化學反應合成的。其制造過程與分子合成藥物的步驟相似,合成后只有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到。
在顯微鏡下,納米車看起來像啞鈴,是由95%的碳原子和一些氫、氧原子組成。車輪的分子結構呈足球狀,分子間連接緊密,很難分散。納米車由四輪驅動,4個輪子上的發動機實際上是一種結構不穩定的有機分子,在光照或電子的作用下,這種有機分子不斷改變外形為納米車提供前進動力。
在真空低溫環境下,如果對納米車發動機施加10次電流,它可以在銅表面前進6納米。費林加教授表示,控制納米車移動難度極大,納米世界的移動與宏觀世界截然不同,引力和重量無法將納米車固定。此外,納米車不受摩擦力影響,這一點也有別于普通汽車。
費林加教授下一步的目標是進一步改善納米車,讓納米車能夠在室溫環境下工作,同時移動更長距離?!百M林加知道如何將很多元素融合到一起工作,他讓我聯想到了賴特兄弟?!泵绹鞅贝髮W化學教授弗拉瑟·斯托達特表示,證明納米物體是旋轉滾動而不是滑行或者滑動,是納米工程中最困難的一部分。因此,費林加的納米車在微型領域中是一項重要的成果。
不能定向輸送藥物
事實上,納米車已是實驗室中的???。被譽為“納米汽車之父”的美國萊斯大學教授詹姆斯·圖爾設計的納米車由底盤、輪子、座椅和車輪組成,以熱能和光能為動力。整個車身可以承受微小的扭曲變形,以適應顛簸情況。車座椅的分子結構采用三角形、船形和杯子形等不同形狀,座椅的凹陷處用于裝載藥物分子。當納米車抵達患者患處時,通過調節患處的酸堿度或者離子強度,釋放出藥物分子。
圖爾的納米車大約3至4納米見方,在170℃至220℃之間的高溫作用下可以前后移動,但是運動方向不能控制。幾輛并排的納米車同時受熱,經常會出現有的向前開,有的向后倒的情況,而這種現象無法實現利用納米車定向輸送分子的目標。因此,尋找驅動納米車作定向運動的發動機成為了重大難題。
借鑒費加林教授的設計,圖爾教授也給他的納米車安裝了分子發動機。然而圖爾教授發現,在光照下,自己納米車的車輪對能量的吸收率遠超過分子發動機,導致發動機不能正常工作。于是圖爾教授對納米車進行了升級,改變車輪、車軸的分子結構,讓分子發動機能夠充分吸收光能。經過改裝,圖爾教授的納米車與分子發動機的兼容性明顯改善。隨后,圖爾教授再接再厲,又設計出一個底盤更寬的納米車,用于搭載更多的藥物分子。